机器人与劳动力的竞争之路
2023-08-21 来源:钢易科技
摘要
小编引言:制造业产业革命: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工业革命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作为处于时代漩涡中的我们,只能持续学习,拥抱变化,毕竟唯一可能不变的,就只有变化本身了。
我国制造业与机器人产业的纠葛
 
中国的制造业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阶段,尤其在九十年代后,中国开始实行经济改革政策,外国企业纷纷在中国设立工厂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中国的制造业经历了快速增长!
当然关键节点在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越来越多的外企入驻,这导致一些西方国家的机器人产业在短期内面临竞争压力。
 

 
可能老板看到这里会有所疑问,西方国家的机器人产业和中国加入WTO听起来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情,怎么变成了竞争关系呢?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西方国家制造业水平越来越高,工人成本逐年上升,西方资本家们采取的措施是大规模研发机械臂等技术以此替代高昂的人工成本。可随着中国加入WTO,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数亿农民工进城了,并由于当时国内经济落后,薪资报酬不高,形成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池。而雇佣流水线工人的薪资远比运维机械臂低得多,这对于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公司来说,无疑是带来了重磅打击。
 
机器人产业的转机
 
然而时代瞬息万变,随着三年的疫情管控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国内外许多企业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这些不利因素,而此时引入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来代替人力逐渐变成了整个工业界的共识。
 
相较于人力,机器人可以实现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同时可以在24小时不间断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复性、繁重或危险的工作就更有替代的必要了。
 

另外,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减税优惠和技术创新资金,以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等。其中“中国制造2025”计划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加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从《“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显示,中国机器人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预计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
 
说大白话就是,去年我国装备了30万台工业机器人,全世界有一半的机器人都卖到了中国,一个机器人能顶仨位工人,也就是一年能替代100万劳动力。如果持续保持10~15%的增长率,十年后就是几千万的劳动力了。
 

 
机器人替代工人在国内的汽车生产企业中特别普遍,国内的汽车生产企业非常重视焊接的自动化。
 
如一汽引进的捷达车身焊装车间的13条生产线的自动化率达80%以上,各条线都由计算机控制,自动完成工件的传送和焊接。焊接由61台机器人进行,机器人驱动由微机控制,数字和文字显示,磁带记录仪输入和输出程序。机器人的动作采用点到点的序步轨迹,具有很高的焊接自动化水平,既改善了工作条件,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率,又降低材料消耗。
 
类似的高水平生产线,在全国车企遍地开花。当然不止车企内有智能机器人的身影,智能机器人也逐步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 冬奥会中扫地机器人在主媒体中心工作
 
▲ 疫情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医用送药机器人
 
可以说,就在最近几年,高效率、精准度极高的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的AI技术已经成为了替代人力的必然趋势。这些机器人拥有着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能够在生产线上完成各种复杂任务,并且不会出现疲劳或者错误。而AI技术则通过深度学习等方式,实现了对数据的自动分析和处理,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自动化。这些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带来了更高效、更稳定、更可靠的生产方式。
 
制造基层工人该何去何从?
 
那么问题来了,机器人代替人工,那么制造业工厂的工人该怎么办?会下岗吗?
 
在未来,大规模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力,我们的制造业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可能的情景:
 
1、机器人替代人工:机器人可能会逐渐替代传统的人工生产线,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工人失去工作,但同时也可能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例如机器人的维护和编程。
 
2、机器人辅助生产:另一种可能性是,机器人可能会被用于辅助生产,而不是完全替代人工。例如,机器人可以用于执行重复性和危险的任务,或者在生产线上进行精细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仍然需要参与生产过程,但机器人可以提供额外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3、重新定义制造业: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制造业可能会重新定义其自身的角色和价值。例如,制造业可能会更加注重产品的设计和创新,而不是简单的生产和制造。在这种情况下,机器人可能会被用于设计和原型制作,而不是仅仅用于生产线上的操作。
 
总之,大规模使用机器人从短期来看,会造成岗位的减少,但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创新、科技进步都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参考之前的工业革命就能明显看出来,由于蒸汽机时代纺织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大量家庭作坊式纺织工人下岗,只需要一部分修理机器的机械师,其他人在机器旁边做一些机械动作就行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现今。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把这种机器和技术革命带来的破坏力称之为“创造性破坏”,他说,这种改变社会面貌的经济创新是长期和痛苦的,它将摧毁旧的产业,为新的产业腾出崛起的空间。
 
当机器人取代人成为一种趋势时,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并不断调整自己,让自己不断进步,从而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行业趋势,人工智能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