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钢集团能源结构转型再提速:新能源项目建设加力推进,通过构建绿色电力可追溯的能源生产消费体系,为因瓦合金等高端产品制造注入绿色动能。
这一成果源于酒钢对新能源项目的前瞻性布局。“十四五”以来,依托河西走廊丰富的风光资源,以及企业“源网荷一体化”电力系统调峰资源充足、就地消纳新能源能力强等特点,酒钢启动2400兆瓦智慧电网及新能源就地消纳示范项目。该项目包含1400兆瓦风电、1000兆瓦光伏及配套升压站,被纳入国家“沙戈荒”大基地项目清单。今年底,酒钢将具备新能源年发电量64亿千瓦时的能力,绿电占比达31.2%,年减标煤210万吨、二氧化碳585万吨。
更大举措在即。规划中的酒泉肃北县1400兆瓦风电项目计划2027年建成,届时酒钢新能源装机总量将达3800兆瓦,年发电量增至109亿千瓦时,自发自用绿电比例跃升至53.2%。
支撑转型的是酒钢特色电力系统:现有发电机组装机4855兆瓦(2025年底将达6065兆瓦),年发电量240亿千瓦时;内部电网以330千伏为主干、110千伏为骨干,通过150座变电站和2000余公里线路,实现钢铁、电解 铝 等产业内部供电调度,并以330千伏线路与甘肃电网联网,双方物理界限与调管范围清晰。
据介绍,经精准调控的酒钢绿电资源,重点投向 不锈钢 、因瓦合金、 锌 铝镁、铝材等高附加值产线。未来,酒钢还将推进绿电直供与钢铁产业耦合发展,持续开发分布式光伏,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绿电使用比例,为能源、核电、汽车制造等行业碳中和提供绿色材料支撑,助力钢铁行业绿色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