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由锂、锑、钪构成的新型复合材料,其锂离子传导速率较现有材料提升逾30%,创下新纪录。这一成果是固态电池领域的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先进能源材料》杂志。
研究团队通过用金属钪部分置换锑化锂中的锂原子,在晶体结构中精准构筑了一种特殊间隙,即晶格空位。这些微观通道如同为锂离子铺设的高速公路,使其迁移更加顺畅迅捷。经其他研究团队交叉验证,新材料的锂离子电导率远超现有材料。
研究团队表示,这种兼具优异离子/电子传导能力的材料,堪称电极添加剂的理想候选。尽管还需通过系列测试才能进入实际电池应用,但团队充满信心。而且,新材料不仅具备卓越的热稳定性,还能通过成熟的工艺规模化制备,目前已进入专利申请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材料在设计时虽以锂锑体系为载体,但其原理同样适用于锂磷等系统。此前保持纪录的锂硫材料需掺杂5种额外元素才能实现高性能,而新材料仅需添加钪单质即可。这项基础研究的突破,或将为提升各类功能材料的导电性能开辟新路径。
关键词:金属,固态电池,锂电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