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西省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提出,2026年短流程炼钢产能提高至460万吨。在双碳目标下,“短流程”成为降低钢铁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重要途径,钢铁产业作为地方重点产业,全国21个省份积极响应“忍痛割爱”。
数据显示,21个省份曾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2025年,全国多地,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达15%,浙江、四川则提出40%的高占比,甘肃明确2024年底前完成兰鑫钢铁改造任务,2025年底前完成酒钢和榆钢改造任务。在推进钢铁行业降碳上,各省均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河北、河南、四川则提出重点污染企业搬迁等相关解决措施。
据了解,长流程和短流程都是钢铁冶炼工艺,其中高炉+转炉是长流程炼钢,电弧炉是短流程的核心设备。在原料上,长流程采用铁矿石和冶金焦冶炼铁水;短流程采用废钢为主要原料。在经济成本上,电弧炉的建设成本较低,但技术和经济投入更大,而长流程炼钢则存在能源损耗大,空气污染等弊端。
下附各省相关政策:
严禁新增钢铁产能,稳步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有序引导高炉一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加快推进100吨以下转炉、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整合升级。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达到5%以上;逐步淘汰步进式烧结机和球团竖炉以及半封闭式硅锰合金、镍铁、高碳铬铁、高碳锰铁矿热炉。加快推动邢台钢铁、邯郸热电、秦皇岛北方玻璃等污染企业退城搬迁。
严禁违规新增钢铁、铁合金产能,引导钢铁、焦化一体化发展及整合;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钢铁企业主要大气污染物达到超低排放限值,6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层燃炉、抛煤机炉除外)实现超低排放。
有序引导钢铁企业向短流程炼钢转型,推动吉林吉钢钢铁集团等加快项目建设。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达15%。
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大幅减少独立焦化、烧结、球团和热轧企业及工序,淘汰落后煤炭洗选产能;有序引导高炉一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达15%。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继续实施“以钢定焦”,炼焦产能与长流程炼钢产能比控制在0.4左右。
推动长流程炼钢企业减量置换改造,优化整合短流程炼钢和独立热轧产能,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产能占比达到40%。
严格落实产能产量双控制度,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推动实施“以钢定焦”,减少独立焦化、烧结、球团和热轧企业及工序,淘汰落后煤炭洗选产能,有序推动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电炉短流程炼钢产量全省占比达40%,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完成退城搬迁。
严格控制钢铁产能增长。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逐步减少独立热轧企业及工序,淘汰落后煤炭洗选产能;有序引导高炉一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达15%以上。
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严禁违规新增钢铁产能,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整合,全面开展产业集群分类整治,切实提升产业产品绿色水平;高效推进钢铁、焦化、水泥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
严格控制钢铁产能,建立规范有序的多元化废钢资源保障体系。到2025年,全省钢铁工业的废钢比力争达到30%。
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大幅减少独立焦化、烧结、球团和热轧企业及工序。加快推动1200立方米以下高炉、100吨以下转炉、100吨以下电炉(合金钢50吨)等限制类工艺装备淘汰退出,重点区域率先淘汰退出;逐步淘汰步进式烧结机和球团竖炉以及半封闭式硅锰合金、镍铁、高碳铬铁、高碳锰铁电炉。
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推进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产业发展,严控独立煤炭洗选、独立焦化、独立烧结(球团)和独立热轧企业及工序,淘汰落后煤炭洗选产能;有序引导高炉一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
高质量推动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双鸭山市、伊春市4家长流程钢铁企业基本完成超低排放。
改造铁、焦化、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电解铝、氧化铝、煤化工、烧结砖瓦、陶瓷等行业产能;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大幅减少独立焦化、烧结、球团和热轧企业及工序。电炉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达15%。
严格执行钢铁、电解铝等新建项目产能置换要求,不得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名义新增钢铁产能,鼓励钢铁冶炼项目依托现有生产基地聚集发展。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有序引导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达到15%。
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减少独立焦化、烧结、球团和热轧企业及工序,淘汰落后煤炭洗选产能;有序引导高炉一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兰州市、嘉峪关市要加快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2024年底前完成兰鑫钢铁改造任务,2025年底前完成酒钢和榆钢改造任务。
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推动焦化产业链向下游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延伸;2025年底前,钢铁行业80%以上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7年底前,钢铁行业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钢铁行业全面淘汰步进式烧结机。2025年底前全省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有序推动高炉一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废钢占炼钢原料比重达到15%以上。实施“以钢定焦”,炼焦产能与长流程炼钢产能比控制在0.4左右。
鼓励钢铁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引导电炉钢有序发展。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15%。
加快推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鼓励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减少独立焦化、烧结、球团和热轧企业及工序。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达15%。
引导重庆钢铁高炉一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达15%。
关键词:钢铁,高炉,炼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