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张江看“机器人+”
2023-03-2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摘要
小编引言: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在晶泰科技自动化实验室里,一台台小巧灵动的自动导向车穿梭于不同的工作站间,将物料、耗材放在指定位置,再由机械臂“接手”进行粉末加料、恒温震荡、反应监测等,这种新型研发模式正助力更多新药实现“从0到1”的突破……记者近日在上海张江科学城走访时了解到,“机器人+”正在百余个行业里大显身手,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年初,工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正着力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的上海,2022年工业机器人年产量预计达到7.5万台以上,产量居国内城市前列。近期发布的《上海市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涉及医疗、物流等多个领域。“推动机器人应用十分有必要,不仅能让产品加速被市场认识、熟知,而且能让机器人的零部件、整机、产业链更高效地转起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黄慧洁说。

 

比如,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协助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打造了智能机器人康复医学中心。记者在这里看到,用于人体上肢、下肢康复等不同功能的康复机器人整齐排列,患者在机器人“手把手”帮助下,可以做上下左右移动的姿势,配合着屏幕里多元的场景,如磨面粉、煎三文鱼、抓小鱼等,让康复过程更加高效。

 

“过去需要两三个治疗师帮助一个中风患者站起来走路,现在有了下肢康复机器人,只需要一个治疗师就能方便操作。”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吴绪波说,通过智能系统集群,可以精准调整治疗方案并提升治疗效果。

 

根据规划,上海力争到2025年打造10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智能化、集成化、类人化、服务化成为机器人发展的新趋势。上海将紧抓产业变革新机遇,到2025年力争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汤文侃说。

 

目前,上海浦东新区集聚机器人企业超过100家,机器人核心企业产值达100多亿元。为了推动机器人产业更好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张江机器人谷产业联盟于3月17日成立。同日公布的还有ABB赋能中心,作为跨国企业ABB机器人在中国建设的首个医疗应用赋能中心,将助力张江机器人谷生态建设。

 

张江机器人谷项目负责人王涛介绍,作为张江科学城的组成部分,张江机器人谷正在加快各类功能型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机器人与5G、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加速融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赵杰表示,机器人除了看得见的“硬装甲”,看不见、摸不着的算法也是核心竞争力。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协作机器人、医疗手术机器人等细分领域有望走在世界前列,如何走得更稳更远,还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投入和关键技术突破。

 
 
 
关键词:机器人+,上海张江科学城,机器人产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