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复合3D打印市场估计达198亿美元
——2028年复合3D打印市场估计达198亿美元
2022-03-10 来源:Research and Markets
摘要
2028年复合3D打印市场估计达198亿美元

小编引言: 预计2028 年,复合 3D 打印预计将价值 198 亿美元,增长 27%,随着复合材料的发展,复合3D打印未来在医疗保健、国防、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推动下,亚太地区市场将实现强劲增长。

 

下载.jpg

 

复合 3D 打印市场的增长。图片来源Research and Markets

 

Research and Markets 最近发布了关于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市场的报告。根据报告显示,2028 年3D打印技术的市场价值将超过 280 亿美元,自 2020 年以来每年增长 28%。由于受COVID-19影响,该报告又对预期做了下调分析:预计2028 年复合 3D 打印预计将价值 198 亿美元,增长 27%,受影响后的下降幅度并不大。与许多其他行业相比,增材制造技术发展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尽管市场增长可能有一定的减缓,但当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受到影响时,3D 打印技术很好的向世人证明了它的商业价值和未来前景。更快的制造速度和本地生产,通过3D打印实现设计定制化的服务,尤其再过去几个月 3D 打印在复合材料市场表现很有前景。

 

不断增长的碳纤维市场

 

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

 

随着复合材料的发展,作为一种可提高零部件机械性能的先进材料,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行业认可,终端用户可以打印更轻、更坚固的复合材料组件——甚至比某些金属更坚固。

 

复合材料 3D 打印工艺也随着显着增长,目前更多的制造商已经加入3D打印行业,可提可设计个性化的复合材料解决方案。

 

下载 (1).jpg

 

复合 3D 打印市场的增长。图片来源Research and Markets

 

南极熊获悉Research and Markets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趋势:市场的年增长率估计为 27%,这对市场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该报强调了告侧重于提供各种复合材料的挤出工艺:填充碳、玻璃或芳纶纤维,它们可以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减轻部件的重量。报告强调了市场参与者的众多合作伙伴和大量资本融资,这些努力正在帮助一些新的3D打印技术诞生。例如,瑞士制造商9T Labs刚刚宣布了一轮1700万美元的融资,以加速复合3D打印平台3D Red Series的开发。

 

1700 万美元加码碳纤维 3D 打印

 

碳纤维 3D 打印初创公司9T Labs在2022年A轮融资中获得了1700万美元的支持。这些支持将使这家瑞士公司能够将通过增材融合技术制造碳纤维 复合材料零件的过程完全商业化。该公司致力于碳复合材料的3D打印,该公司采用“增材制造+压缩成型”的制造工艺能实现大批量工业级连续纤维零件的制造。

 

Stratasys副总裁 AdamPawloski 表示:“9T Labs 将 3D 打印的简便性与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强度相结合,对3D打印行业来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展。他们的增材融合技术利用3D打印、自动铺带和压缩成型的优势,能够制造具有多向加固的全致密零件。此外,该技术可以满足不同生产商生产对零件数量的不同需求。这也有可能是将本行业从金属部件转向复合部件的解决方案。”

 

1646294648499279.jpg

 

复合材料与某些金属一样耐用。图片来源Fiberneering

 

亚太地区复合3D打印情况

 

航空航天和国防企业一直在致力于开发更多碳纤维应用,需求的增长是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它补充说,汽车行业也有望在复合 3D 打印机上进行大量投资,以创造更强大、更安全和具有韧性的零件。最后,该报告还指出,复合材料3D打印未来在医疗保健、国防、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采用技术的推动下,亚太地区市场将实现了强劲增长。

 

关键词:旋转机械,加工行业,3D打印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