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到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预测
——2021-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预测
2022-05-12 来源:中国金属加工网
摘要
2021-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预测

1.2008-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

 

根据IFR数据,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37.3万台,同比下降11.6%,此前6年全球机器人连续同比增长。从市场地区观察,亚洲、美洲机器人销量均同比下降13%是全球机器人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从下游行业观察,汽车、电气电子行业构成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前两大需求,分别占比28%、24%,汽车、电气电子分别同比下滑16%、17%,构成全球机器人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图表 2008-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及增速情况

单位:万台  数据来源:IFR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显示: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达到154.8亿美元,其中亚洲销售额104.8亿美元,欧洲销售额28.6亿美元,北美地区销售额达到19.8亿美元。2019年受到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全球经济低迷影响,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38亿美元,同比下降16.36%。IFR预测,全球工业机器人有望在2020年和2021年恢复,增长率分别为11.64%和10.64%。

 

图表 2011-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际机器人联盟(IFR)

 

2.2018-2020年中国多功能工业机器人进出口数据分析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显示:

 

2018年,我国多功能工业机器人进出口总量为11.82万台,2019年增长27.46%至15.07万台。

 

2020年1-9月,我国多功能工业机器人进出口总量继续增长,共实现进出口总量11.56万台,同比增长4.05%。

 

图表 2018-2020年中国多功能工业机器人进出口总量 

单位:万台,%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18年,我国多功能工业机器人进出口总额为83.77亿元,2019年下降8.95%至76.27亿元。

 

2020年1-9月,我国多功能工业机器人进出口总额有所增长,共实现进出口总额58.99亿元,同比增长1.52%。

 

图表 2018-2020年中国多功能工业机器人进出口总额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3.2001-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显示:由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新世界机器人工业机器人2020》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工厂有78.3万台工业机器人在运行,增长21%。2019年,新机器人的销量仍处于高位,出货量约为14.05万台。虽与2018年相比减少9%,但仍是有史以来第三高的销售量。

 

图表 2001-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IFR

 

在中国,71%的工业机器人由外国机器人公司供应,中国国内制造商主要面向国内市场需求,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外国机器人厂商将约29%的工业机器人销往汽车行业,而中国厂商仅占12%左右。近两年中国汽车工业业务下滑,国外机器人公司业绩影响更大。

 

4.2021-202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显示: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535.9亿元,同比增长14.4%;2019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588.7亿元,同比增长9.8%。

 

我们预计,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813亿元,未来五年(2021-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80%,2025年将达到1,463亿元。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21-202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

 

关键词:钛合金加工,冲压加工,中国机器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