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激光电视今年销量望翻倍
——激光电视今年销量望翻倍 行业加码核心组件自主研发
2021-06-08 来源:激光电视网
摘要
激光电视今年销量望翻倍 行业加码核心组件自主研发

受消费升级影响,电视大屏化趋势加快,2020年以来,中国彩电市场零售规模下降,但激光电视的销售规模却逆势增长。业内及分析人士均预计,2021年,具备“护眼”和“大屏”优势的激光电视销量有望翻倍。

 

相关上市公司中,海信视像(600060.SH)告诉财联社记者,公司激光电视今年的目标出货量较去年增长约1倍。星徽股份(300464.SZ)近期对投资者表示,激光电视属于公司重点产品,将进一步扩大销量。

 

不过,由于目前激光电视面临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导致激光电视成本较液晶电视价格优势不再明显,反过来影响规模放量。目前,国内厂家正在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核心组件国产化替代,以及激光电视新技术应用,努力降低成本。

 

激光电视2021年销量或翻倍

 

激光电视是近年来最具成长性的新型显示产品。奥维云网全渠道数据显示,2020年度,激光电视整体销量同比增长64.5%,2021年第一季度,激光电视整体销量同比增长55.10%。

 

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称,消费升级引发的电视大屏化现象,近年来有加速趋势,这是激光电视销量提升的主要牵引力。此外,居家办公、居家教育、娱乐需求的快速增长,为激光电视带来新的需求点。

 

据了解,与同尺寸的液晶电视相比,激光电视质量更轻,运输和安装都很方便。此外,激光电视能耗更低,符合低碳环保的需求。激光电视的这些优势,更契合当下客厅大屏化。

 

此外,激光显示可以从源头吸收有害蓝光,更为护眼,在消费者对健康更加重视的现在,激光电视成为更多人换新的选择。

 

据奥维云网数据,2015年到2020年激光电视复合增长率213.8%。预计2021年激光电视销量超过40万台,同比增加一倍。预计2022年激光电视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将突破100万台,销售额达118亿。

 

但从彩电整体市场占比来说,激光电视规模很小,业内人士认为,与同尺寸的液晶电视相比,价格优势不再明显是阻碍激光电视销售大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

 

行业加码核心组件自主研发

 

激光电视的强势表现引来众玩家的加大投入或者入局其中。家电行业观察人士汤建波介绍,目前激光电视的生产企业大致分为三大阵营,一是海信、长虹、三星、LG、海尔等彩电企业;二是华录、光峰等传统投影品牌,第三类是极米、PPTV等互联网品牌。“三星、LG等海外彩电品牌和极米、爱普生、明基等投影品牌,都是在最近一两年进入激光电视产业的。”

 

汤建波统计,业界对激光电视的“期待值”较高,今年至少有50家品牌针对激光电视产品做了“部署”,激光电视产能将有较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正在加剧。

 

除了龙头企业海信视像外,四川长虹(600839.SH)较早参与激光电视的研发,目前约有5万台的产能。此外,极米科技(688696.SH)、光锋科技(688007.SH)等企业在激光电视领域各展所长,业务处于快速发展中。

 

财联社记者获悉,激光电视的高售价来自于它的高成本,目前国内激光电视的核心部件抗光幕、芯片、激光器、镜头完全依赖进口,这些组件占了原材料成本的60%,导致激光电视的成本居高不下。

 

据悉,目前国内企业正在积极布局激光电视核心组件自主研发。海信视像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目前联手产业链企业,一起研发激光电视核心组件,未来激光电视组件自主化比例会提升。据悉,海信在激光显示领域已申请478项专利,核心的激光光学引擎可100%自主研发设计。

 

汤建波表示,随着相关组件规模效应释放和国产化替代,未来随着产业链成熟,产品价格下探,激光电视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容,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具备核心组件研发优势的企业,将最终胜出。

 

关键词:表面处理,加工平台,激光电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