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国内机器人投资掀起新热潮
——国内机器人投资掀起新热潮,今年有望成为爆发年
2022-04-20 来源:机器人网
摘要
国内机器人投资掀起新热潮,今年有望成为爆发年

小编引言:根据企查查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自2010年至2020年间,“机器人”相关的企业注册数量逐年递增,2020年相关注册企业总量为7.33万家,相比2019年的3.98万家增长幅度高达84%。

 

AI芯天下丨行情丨国内机器人投资开启新一轮热潮,67家公司融资超百亿

 

2021年1—4月,国产机器人企业投资已经达到67起,累计金额超过100亿人民币,其中金额过亿的单笔融资足足有30起以上,今年有望比2020年融资数增长超20%。

 

从在2021年1—4月的国内机器人企业融资分布上,工业机器人成为融资笔数最多的领域,达到28笔,占比达42%。

 

医疗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也分别获得了17笔、15笔融资,分别占比20%左右。

 

截至4月中旬国内今年已公布的机器人融资可能达到100亿元人民币。

 

在地域分布上,我们看到2011年1—4月获得融资的国内机器人企业主要汇聚在北上广地区,其中深圳和上海最多,达到18家,北京达到16家。

 

AI芯天下丨行情丨国内机器人投资开启新一轮热潮,67家公司融资超百亿

 

医疗类机器人:今年有望成为融资爆发年

 

未来,医疗机器人将与人体进行组合,进入“半机半人”的阶段。这是一条相当复杂的产业链,核心部件还要与供应商进行合作设计。

 

在2020年这一分界点,疫情使得外科手术机器人售卖接近停滞,却让与防疫相关的医疗服务机器人一时成为医院配置的热点。

 

随着市场教育的逐步深入,未来,医疗机器人将能够触及医疗健康产业链几乎全部应用场景。

 

从1—4月走势来看,2021年有望成为医疗类机器人融资的爆发年。

 

在今年1—4月的机器人融资项目中,医疗领域机器人融资达17起,占比达1/4,其中有近十笔融资金额过亿。

 

AI芯天下丨行情丨国内机器人投资开启新一轮热潮,67家公司融资超百亿

 

其外骨骼机器人已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能为中风者、负重工人等带来实际便利,行业呈现爆发之势。

 

从产品形态来看,小型化、专科化、智能化将是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是必然趋势。

 

尽管目前机器人厂家的核心零部件多为进口,但核心零部件正在研发突破中,目前在稳定性和性价比方面还与国外厂家有一定差距。不过,实现国产指日可待。

 

服务机器人:社会发展趋势让其愈发热门

 

数字化成为今年企业发展的关键词,而服务机器人成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持续以及国内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服务器机器人市场需求将持续提升,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751.8亿元。

 

近几年,随着AI技术以及激光和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完善,其与智能扫地机的融合也成为行业主流发展方向之一。

 

以扫地机器人为代表的家用服务机器人产品在技术性能和消费体验上均获得显著提升。

 

比较而言,国产机器人的一大优势在于走实用路线,功能相对简单,着重解决某个实际问题。

 

2021年1—4月服务机器人融资多达15起,占22%。

 

2020年许多面临用工荒的餐厅、酒店在复工复产中选用服务机器人,以较低成本实现服务,无疑是这一市场爆发的催化剂。

 

总的来说,服务机器人市场相对成熟,头部企业基本完成这一轮的赛道争夺,分别占领餐饮、酒店、商场领域。

 

而把握这些领域用户入口的互联网平台,无疑既成为需求提供方,又成为资本注能方。

 

工业机器人:新基建与政策发力助推

 

工业机器人一直被视作制造业发展的命脉,有着“工业之魂”之称。随着制造业逐渐转型升级进入智能化时代,工业机器人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随着新能源汽车、高新电子等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2021年1—4月工业机器人共有28家企业传出融资,占比接近50%。其中,疫情中电商、医疗等增加多少件商品、物资,背后就许多增对应的物流仓储机器热。在这种背景下,仓储物流机器人也迎来新的融资潮。

 

工业协作机器人在资本上的成功,与当下全球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相一致,也与我国“十四五”期间新基建及产业数字化政策相映衬。

 

调查机构GGII数据显示,预计到2023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将达8万台,市场规模将接近120亿元。

 

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可知,到2025年,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63亿元。

 

随着工业机器人重要性愈发凸显,以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中国工业当前对自动化和智能化需求,正如像20年前第一波信息化时代浪潮到来时一般汹涌。

 

但正是因为这些各不相同定制化需求,使得工业相关的各个细分赛道,都需要不同的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

 

物流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快递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但整个行业面临效率低下、工作环境恶劣,安全和质量事故频发的通病,智能化、无人化运营的渗透率极低,约3%左右,运营模式亟需更新。

 

痛点之下,无需人工的智能搬运叉车需求水涨船高,有数据预计智能叉车将从2019年的2700台增长到2023年的万余台,市场规模达数百亿元。

 

未来机器人发展预期

 

随着AI技术发展,与之相伴的机器人,5G 商用时代下有望诞生的千亿级应用市场,特别是国内云、网、端三位一体机器人的应用市场将无限放大。

 

根据金融服务公司国金证券的数据,中国政府为机器人行业提供了大量补贴,约占其净利润的20%。

 

预计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813亿元,未来五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80%,2025年将达到1463亿元。

 

未来,整个市场将会迎来十年黄金增长期。当然目前,国产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还不能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

 

AI芯天下丨行情丨国内机器人投资开启新一轮热潮,67家公司融资超百亿

 

关键词:钢铁市场,加工服务门户,国内机器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