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2020到25年乙烯迎来产能释放高峰
——2020到2025年乙烯迎来产能释放高峰 国内石化产业优化重组态势加剧
2022-04-15 来源:中国金属加工网
摘要
2020到2025年乙烯迎来产能释放高峰 国内石化产业优化重组态势加剧

小编引言:十三五”时期,炼化一体化、乙烷裂解、丙烷脱氢、煤制烯烃项目扎堆。一方面大规模的新增产能将陆续投产,另一方面随着“碳达峰”目标的实现,石化产品消费也将达峰。未来炼化行业将进入“内卷”时代,企业如何胜出?在上周召开的“2021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image.png

    2020—2025年迎来产能释放高峰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高级工程师瞿亮指出。2014年以来聚烯烃保持高投资回报水平,导致国内资本蜂拥而至,2020—2025年迎来前所未有的产能释放高峰。

         

乙烯方面,“十四五”期间传统蒸汽裂解路线乙烯和乙烷产能将成为增长主力。2020年新浦化学、盘锦宝来、烟台万华共265万吨/年乙烷和轻烃裂解路线乙烯产能已投产,在建产能325万吨/年,规划产能670万吨/年。

       

丙烯方面,产能将是多头并举,投产仍以大产能、新工艺为主,蒸汽裂解、CTO/MTO和PDH在建及规划产能整体规模超过3000万吨/年。

     

预计2021年投产883万吨/年,蒸汽裂解、CTO/MTO和PDH分别为400万吨/年、92万吨/年和390万吨/年。

       

继成品油达到消费峰值之后,石化产品消费峰值也将到来。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绿色环保型塑料的发展,中国乙烯消费预计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

 

随着传统大宗石化产品需求已进入减速发展时期,在供应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到2025年预计国内大宗石化产品将面临70%的过剩,综合自给率将达到116%。

 

从主要石化产品有效产能满足率来看,C2乙烯产业链面临隐形过剩压力,C3产业链基本供需平衡,C4产业链过剩25%,PX-PTA聚酯产业过剩压力比较大,纺织服装订单外移,出口规模也是不断扩大。

image.png

“内卷”时代已来临,优化重组加剧

     

瞿亮认为,国内炼化行业产业加速兼并重组与产能整合,“内卷”时代已来临。“十三五”末期国内石化产业优化重组态势加剧:2018年、2019年公告破产的化工企业数量分别是189家和342家,2020年疫情影响下,国内破产企业超过320家。随着2021和2022年国内产能爆发式的扩张,预计下半年国内化工行业盈利走势将下行,2022年可能再跌入谷底。

     

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咨询评价处处长程丽鸿表示,在“十四五”期间仍然是炼化产能集中的一个释放期,连云港盛虹石化,揭阳中石油炼厂,辽东湾古雷炼化,以及镇海炼化新项目等都将陆续投产。

   

2021—2025年国内乙烯的新增产能大部分以炼化一体化的乙烯和进口乙烯裂解原料制乙烯的产能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将新增2383万吨的乙烯能力,到“十四五”末产能接近5800万吨。

     

整个炼化一体化的项目呈现几个趋势,一是是向海发展,二是装置大型化、规模化水平大幅提升,三是产能扩张力度非常大,四是一些民营和外资大举进入。

   

竞争在上游,盈利看下游

   

瞿亮指出,未来5~10年将成为存量炼化企业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整个石化产业将朝着产业聚集化、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产品高端多元化等方向发展。

   

原料多元化形势下,企业如何胜出?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秀洁认为,竞争在上游,盈利看下游。

   ● 对于油制烯烃产业,副产品深度利用是关键,一体化是趋势;

   ● 对于CTO来说,聚烯烃的价格决定了利润情况;

   ● 对于MTO企业来说,基础配套和产业链很关键;

   ● 对PDH来说,中远期仍然能够有一个适度发展。

   

从上游原料端来看,烯烃原料轻质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趋势,如果不考虑政策因素,轻质化烯烃生产在绝大多数时间内具有较强的成本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从下游产品端来看,烯烃路线并非一蹴而就,下游产品才是盈利关键。

李秀洁建议:

一是要因地制宜,适度发展;

二是要高度重视原料来源;

三是要在高端化和精细化上做文章;

四是充分延伸产业链。

 

关键词:加工制造业,金属加工,金属加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