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鞍钢集团: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让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2022-05-13 来源:中国冶金报
摘要
小编引言:鞍钢集团: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让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独家中标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标志性项目——国家电投集团海阳、三门核电二期工程核反应堆钢质安全壳等项目用钢,与东北大学、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的“热轧抗氧化免涂层热成型钢CF-PHS1500”产品成功实现全球首发……今年初以来,鞍钢集团加快了新产品研c发生产的脚步,进一步增强了“鞍钢制造”的实力,让“鞍钢品牌”这块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技术创新是培育品牌的根本因素之一。鞍钢集团聚焦“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钢铁企业集团”愿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重轨、桥梁钢、钒钛制品等产品品牌,推进企业实现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的“高端循环”。

 

2021年,鞍钢集团积极服务国家需要,配置最优资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全部完成,研发投入总额同比提高55.3%。其中,鞍钢集团以成都材料院和纳米二氧化钛项目作为“双试点”,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超厚超宽高强度反应堆安全壳用钢AG728、X70级深海高应变管线钢、500兆帕级免涂装耐候桥梁钢实现全球首发;中标国内最大24000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全部止裂钢合同,实现95毫米止裂钢国内首次应用;成功研制满足川藏铁路极限服役条件的原型钢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冶金科学技术奖18项,在全球30家钢铁企业创新(专利)指数排名中位列第六。

 

为提高品牌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鞍钢集团坚持开放融合、协作共享的原则,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打造开放协同创新体系,与中钢研集团成立材料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与上海大学成立先进材料基因工程联合实验室;积极承办第五届中国海洋材料发展高端论坛,展示企业在海洋材料研发生产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获得毛新平、薛群基院士称赞。

 

品牌战略的落地需要品牌管理体系的保驾护航。鞍钢集团按照“统一管控、分级负责、协同推进”的原则,建立起基于品牌价值提升导向的品牌建设体系,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全面增强职工品牌意识,强化品牌传播,充分利用国内外重大展会,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推广鞍钢品牌。同时,该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实施定点帮扶等,促使鞍钢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2021年,鞍钢集团公布“双碳”宣言和低碳冶金技术路线图,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0余项,污染物排放量持续降低,绿化复垦工作保持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同时,鞍钢集团2020年定点帮扶工作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首次评价为“好”;2021年投入无偿帮扶资金4205万元,同比增长9.5%,派驻帮扶干部51名,消费帮扶5383万元,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2020年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鞍钢集团拥有厚重的红色企业文化。近年来,鞍钢集团充分挖掘和发挥企业文化优势,打造出“鞍钢宪法”“鞍钢英模”等文化品牌,增强公众对鞍钢品牌的认同感,同时持续关注社会、经济的新需求、新发展,开展具有文化关联性的活动,借助文化的力量努力塑造诚信的、造福社会的、负责任的鞍钢品牌形象。

 

鞍钢集团胸怀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激发创新潜力,增强发展动力,擦亮鞍钢品牌,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更好推动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贡献鞍钢力量。

 

关键词:行业动态,鞍钢,钢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