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2021年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统计及2022年行业走势预测
2022-02-09 来源:互联网
摘要
工业机器人作为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高速发展,2021年机器人密度提高,产量增加,销售额增长,企业注册量增加,投融资活跃。展望未来,预计2022年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自主进程提速,工业机器人共融为技术突破要点。

 

小编引言:

工业机器人作为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高速发展,2021年机器人密度提高,产量增加,销售额增长,企业注册量增加,投融资活跃。展望未来,预计2022年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自主进程提速,工业机器人共融为技术突破要点。

 

一、工业机器人行业回顾

 

1、政策鼓励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制造技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2021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2021年3月,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机器人等产业创新发展。

 

2021年12月,工信部发布《“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的研制及应用,提高性能、质量和安全性,推动产品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同时开展工业机器人创新产品发展行动,完善《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加大实施和采信力度。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机器人密度提高

 

工业机器人性价比不断提升、投资回收期缩短,推动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的提升。最近的5年,中国是全球机器人密度增长的主要驱动市场。2015年机器人密度49台/万人,2020年增至246台/万人,排名从第25位上升至第9位。《“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速要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要增长100%,即450台/万人以上。

 

数据来源:IFR、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工业机器人产量增加

 

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持续增加,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20万套达到23.71万套,同比增长19.1%。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中国工业经济展现出了应对复杂严峻局面的强大韧性和活力,工业机器人也以亮眼的表现逆势上扬。2021年1-11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33.01万套,同比增长49.0%。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4、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增长

 

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呈现增长的趋势。中国迅速控制了疫情,在2020年下半年多个行业出现井喷,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增长明显。2020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422.5亿元,同比增长18.9%。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445.7亿元,到2023年,国内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将突破589亿元。

 

 

5、工业机器人企业注册量增加

 

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安全性以及智能化水平。近年来,国家推行机器换人,工业机器人备受追捧,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大量涌现。2016年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仅8256家,2017年突破1万家,2020年突破3万家达到33873家,2021年工业机器人注册量大增,新增65219家企业。

 

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6、工业机器人投融资活跃

 

2018年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投融资事件有所减少,资本市场逐渐趋于理性,融资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一些优势的企业。2020年工业机器人投融资事件68起,投融资金额132.89亿元。2021年工业机器人领域投融资升温,投融资事件96起,投融资金额236.55亿元。

 

数据来源:IT桔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2022年工业机器人行业预测

 

1、国产化自主进程提速

 

近年来重点突破关键技术难点,陆续攻克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卡脖子"的共性难题,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不断提升,逐步形成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生态。当前,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预计2022年中国国产化自主进程提速。

 

2、工业机器人共融为技术突破要点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主要在结构化环境汇总执行确定性任务,在复杂动态环境中作业的情况并不足够灵活,主要是因为工业机器人在与环境的共融、与其他机器人之间协同方面感知能力较弱。随着传统工业机器人在机器视觉、智能传感与云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下,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更智能化,柔性化,即由传统机器人向共融机器人优化。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金属加工,机械加工行业前景,工业机器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