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2021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市场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
2021-06-22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摘要
小编引言:2021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市场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

2020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020年,受疫情影响,交通运输主要指标出现较大波动,在经历了年初的大幅下降后持续回升,全年交通投资累计实现正增长,货运量规模基本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1、中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

 

按照“强基础、增动能、利长远”的原则,国内持续推进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沿边沿江沿海通道、跨海跨湾通道、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建设,做好交通项目“保在建、促新开、强储备”工作,努力保持交通投资规模合理增长,优化交通投资结构,加大对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的支持力度。

 

根据交通运输部初步统计,2020年中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752亿元,同比增长7.1%。分运输方式看,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25883亿元,同比增长10.4%,而铁路和航空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均为负增长。

 

2016-2020年中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2020年中国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情况

 

2、中国货运量规模增速减缓

 

在货物运输方面,国内以多式联运为重点,以基础设施立体互联为基础,努力推动形成“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宜空则空”的运输局面,发展绿色运输,推进大宗货物及中长途货物“公转铁”“公转水”,优化运输结构。

 

2020年全国货运总量完成463.45亿吨,同比下降0.5%,已基本回补疫情造成的缺口。分运输方式看,民航货运量降幅最大达到10.2%,公路、水路货运量分别下降0.3%和3.3%,而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3.2%。

 

2016-2020年中国货运总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2020年中国不同交通运输方式货运量同比增长情况

 

3、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较快

 

中国港口货运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形成了五大沿海港口群,建成了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港区,以港口为枢纽的海运服务网络通达全球,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2020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5.5亿吨,同比增长4.3%;内、外贸吞吐量分别完成100.5亿吨和45.0亿吨,同比分别增长4.4%和4.0%;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亿标箱,同比增长1.2%。国内港口货物吞吐量相对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

 

图表5:2017-2020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总量及集装箱吞吐量变化情况(单位:%)

 

目前,国内港口物流逐渐突破单一装卸货物的简单功能,向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发展。各大港口物流园区借助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各类先进的物流仓储技术、自动化装卸设备,将物流产品输送到港口,形成综合功能的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将货物中转到国内外的其它区域,通过现代化的运输主线,汇聚仓储、包装、运输、信息服务的港口物流服务中心,或与其相关联的物流园区,使之成为层次更高、服务更优的物流网络节点。

 

如此,不仅满足了顾客个性化需求,也可以延长服务链,增加货物在港口中转过程中的价值,提升港口物流功能,使得港口货物吞吐规模保持逐年增长态势。

 

4、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1年1月,交通运输部公布《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形成现代化高质量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完善现代交通物流体系,促进交通运输跨界跨业融合深度发展,交通运输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高,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加快建立,交通运输成为形成完整内需体系的坚实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纽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保障基石,交通运输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支撑保障和先行作用充分发挥。

 

图表6: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趋势

 

关键词:行业动态,市场行情,交通运输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