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首座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速铁路桥主桥合龙
2021-08-10 来源:中新网
摘要
小编引言:首座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速铁路桥主桥合龙

8月6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国内首座跨海高铁桥——福(州)厦(门)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当天成功实现主桥合龙,中国高铁由此迈入跨海时代。

 

 

新建福厦高铁项目位于福建省沿海地区,北起福州市,南至厦门市和漳州市,正线全长277.4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跨海高速铁路线路。

 

其中,中交二航局承建第6标段为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路线起于泉州市台商投资区,跨越泉州湾进入晋江市,全长27.455公里,包含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泉州湾跨海大桥,其海上桥梁长8.96公里,跨越泉州湾的主桥长800米、主跨400米,为双塔双索面钢混结合梁半漂浮体系斜拉桥,既是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也是世界首座行车速度超过300公里/小时的大跨度跨海斜拉桥。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梁采用钢箱梁形式,分为13种类型、77个节段,其中最重的梁段重达365.18吨。

 

中交二航局福厦铁路项目总工翁方文介绍,当天安装完成的最后合龙段钢箱梁,单节梁段长10米、宽21米、高4.25米、重逾240吨,考虑到合龙段长度及环境温度对合龙现场操作的影响,为便于灵活掌握合龙时间,中跨合龙采用了北侧吊装、南侧顶推的“主动”合龙方式,达到了毫米级精度控制。

 

面对桥区风大、水深、浪大、潮差大、高盐分、高湿度等海洋环境条件,以及海峡西岸地震高烈度区工程系列挑战,福厦高铁设计单位中国铁建铁四院与中交二航局等施工单位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攻克了强风环境下长大跨海大桥通行高铁列车、高盐高湿腐蚀环境下高铁跨海大桥长效防腐耐久、地震高烈度区长联高墩跨海大桥的抗震、海上长联大跨桥梁适应无砟轨道铺设等技术难题,实现了铁路钢混结合梁斜拉桥、无支座整体式刚构桥、耐海洋大气腐蚀钢结构等三大技术体系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为实现桥梁形态与海湾环境的协调,将大桥打造成泉州湾地标性桥梁,铁四院联合美术院校开展了景观专题设计。大桥桥塔融入海洋元素,采用了贝壳形曲线桥塔,兼顾结构合理和建筑美学,再现“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历史辉煌。

 

福厦高铁泉州湾大桥旁,是2015年通车的泉州环城高速公路跨海大桥,两桥最近距离仅为28.7米,泉州湾海面上将上演两桥竞秀并驾齐驱的海上美景(下图)。

 

中国铁建铁四院桥梁院总工程师严爱国表示,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成功合龙,标志着福厦高铁全线的关键控制性节点打通,整个线路建设也就进入最后冲刺期。“大桥建成后将开启世界高铁跨海时代,推动我国大跨度高铁、跨海桥梁的技术发展。”严爱国强调道。

 

据悉,福厦高铁计划2022年建成通车,届时福州与厦门两地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同时,作为京福高铁的重要延伸,福厦高铁建成后将有效解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铁路“瓶颈”制约问题,对促进福建快速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加快海西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行业动态,技术,钢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