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从世界数字经济大会看制造业大市新数求
——从世界数字经济大会看制造业大市新“数”求——发展数字经济,宁波如何“超常规”
2022-09-06 来源:浙江日报
摘要
从世界数字经济大会看制造业大市新“数”求——发展数字经济,宁波如何“超常规”

小编引言:签约落地70个重大项目创历届新高,全国首个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与评价(宁波)基地揭牌,10多位院士专家组成“最强智囊团”亲临宁波把脉……9月2日至4日,2022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二届智博会在宁波举行。短短3天的展会上,宁波频频出招。

 

今年,宁波在市党代会上提出超常规发展数字经济。通过2022世界数字经济大会,记者发现,围绕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宁波发力工业互联网,在未来产业的新赛道上抢先布局,在科研院所资源集聚上也以超常规的力度招引。

 

224af8050aeb5ec9f3255f090b162738_zjrb2022090600003v01b002.jpg

 

在2022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二届智博会上,参观者正在了解一款工业机器人。 本报记者 周旭辉 贺元凯 张敏娴 摄

 

小企业有新“数”求

 

参会3天,记者邂逅了不少宁波本地小微企业主,得知他们都是来“拎市面”,为自家工厂改造作准备。宁波制造业民企的数量去年已超过1万家,因土地、人工及能源等要素的制约日益凸显,企业“数”求变得迫切。好在本届大会的参展商没有让小企业失望,不少产品便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

 

首次参展的宁波数益工联科技有限公司,是工业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服务行业的准“独角兽”,这次他们便是冲着中小企业客户而来。公司负责人何盛华告诉记者,近两年,随着数字化改造的技术越来越成熟,项目效率上升和成本大幅下降,越来越多中小企业跃跃欲试。他们为此专门研发了一套技术路径——一个手机应用掌管核心设备,每年花几万元就能尝试半自动化生产管理。

 

在企业端工业互联网领域,宁波有更大的雄心——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大批宁波工业互联网研发企业希望抓住这一波新的行业红利期。展会上,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了最新一代工业操作系统supOS4.0。公司首席执行官谭彰介绍,作为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他们的“平台+APPs”模式已建设超2500个新型智能工厂,覆盖近30个行业。谭彰说:“今年前来咨询的企业规模不大,但上云用云的意愿很强。”

 

“宁波要坚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齐头并进,与杭州错位发展。”展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为宁波送上锦囊。他说,要特别重视将数字化融入新兴服务业,以智能技术迭代商业模式,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同时,也要做优做精数字经济融合产业。

 

抢先布局新赛道

 

以数字化挖潜经济增量,宁波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并不小——力争到2026年底,数字经济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超过1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实现“三倍增”;基本建成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

 

“双万亿”和“三倍增”从何而来?宁波市经信局负责人说:“要加速抢占新赛道,高水平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突破。通过前瞻布局数字经济新势能,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提升和招大引强,形成雁阵式的新兴数字企业梯队。”具体而言就是要抢先布局柔性电子、人工智能、区块链、集成电路等一批未来产业。

 

在海曙企业寰采星科技(宁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条条只有四分之一根头发粗细的高精度金属掩膜版从全自动生产线下线。“这个项目就是在前年的数字经济大会上落地的,如今已经投产。”公司总经理许宗义信心满满地说。该公司从事的柔性屏配套产业有望解决制约国内AMOLED半导体显示行业发展的“卡脖子”材料。

 

而柔性电子产业正是宁波卡位未来产业的先手棋之一。近期,宁波柔性电子入选我省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的培育创建名单。今年展会上,就有8个集成电路项目集中签约,数量在所有产业类别中居首。

 

超常规补齐科创短板

 

除了抓投资大、产出快的产业项目,宁波积极主动牵手科研院所集聚科研资源,超常规补齐科创短板。

 

展会开幕当天,宁波市政府就一口气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所等签下战略合作。业内尤为关注的是,宁波与中科院计算所联手打造的智能计算产业项目。这意味着宁波将拥有自己专属的智能超算中心,建成以国产智能计算产业为特色的科技地标和创新基地。

 

“当前,宁波已累计引进涉及数字化技术领域的产业技术研究院20余家,孵化出薄言科技、智昌机器人、卢米蓝等一批高成长性的数字化技术苗子企业。”宁波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说。

 

关键词:管理智能化,加工行业,数字经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