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绿色冶金创新发展态势及方向
——绿色冶金创新发展态势及方向
2022-05-16 来源:钢易通
摘要
绿色冶金创新发展态势及方向

小钢引言:冶金工业是国民经济国防建设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居于金属加工行业上游,其未来发展态势与金属加工行业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强相关性,其发展阶段也同时影响着国家工业化发展水平。近年来提倡的“绿色冶金”创新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突破能源资源与环境各方限制,为中下游产业发展铺平道路,有利于带动“绿色金属加工制造业”的开展。

 

 

小钢现在结合中国工程院柴立元院士科研团队与今年发表的《冶金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为大家简单总结一下文章中对于绿色冶金当前状态及未来策略的相关研究结果,以作借鉴。《研究》结合“碳达峰、碳中和”、“国内外双循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时代背景,综合冶金行业现今问题、创新发展战略需求建议强化冶金强国战略地位、超强布局无废技术、部署资源能源降污创新工程、构建创新人才保障体系与科普平台。

 

1. 绿色冶金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

30多年来,我国有色金属产量呈现较快增长态势。碳达峰、碳中和的宏观发展形势,将助推钢铁行业构建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优化工艺流程结构,实现冶炼技术革命。预测未来15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整体表现为“前高后稳”。

 

2. 国内外冶金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趋势

相比世界范围内而言我国98%为贫矿,其中全球有色金属资源储量相对集中,但分布比较分散。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矿产资源需求仍将保持高位态势。预测未来15年,我国粗钢产量仍将保持低速增长,因而铁矿石依赖进口的局面仍将持续,但进口途径趋于多元化;有色金属消费总量增长并维持高位的态势将会持续,矿产资源需求仍然旺盛。

 

3. 我国冶金工业发展现状

我国钢铁产量、消费量、进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钢铁工业技术装备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特钢产量占比偏低,而中高端特钢占比更低,仍需部分进口才能满足装备发展需求;且我国钢铁行业建设项目的区域分布均衡性不佳,呈现“南多北少”格局;有色金属冶金工业产生的“三废”问题依然突出。后续,我国将全面落实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拓展节能减排新途径,实现钢铁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4. 绿色冶金创新发展态势预测与潜力分析

绿色发展以物质循环型社会为核心、以冶金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关键目标,首先破解资源循环利用难题、实现再生资源占比提高目标;其次实施能源替代革新,强化冶金减污降碳,以清洁能源替代解决碳排放;之后提升产业集中度、促进多产业链接,推进工艺信息化应用、实现产业智能制造,开发新的绿色流程、装备和技术,建设适应国情特色的绿色钢铁工业生产模式;持续释放有色冶金行业节能减排潜力,逐渐形成“原生+再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5. 绿色冶金创新发展举措

最后,《研究》建议以强化冶金强国战略地位,优化绿色冶金产业发展思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布局海外冶金聚集地、构建国家冶金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国家实验室能力建设、实施冶金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战略规划、布局绿色冶金技术发展与重大工程,超前布局无废冶金颠覆性技术、部署冶金工业重大创新工程……即通过完善国家政策体系、制定绿色冶金标准体系、培育冶金创新人才,引领产业绿色发展、规范产业优质发展、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关键词:机械加工,加工行业,绿色冶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