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钙钛矿光伏标准专题组成立
2023-03-16 来源:科创板日报
摘要
小编引言:行业大面积制备基础初显 设备环节有望先行。

日前,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钙钛矿光伏标准专题组成立大会暨2023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江华表示,希望工作组成立后,能加快钙钛矿电池标准体系梳理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快速有序、科学合理地开展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为我国钙钛矿电池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标准支撑。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晓达表示,钙钛矿现在正处于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走向电站发电应用的重要阶段,是标准筹划布局的合适时机

 

而近一个月以来,钙钛矿产业链相关纪录也相继刷新:

 

经国际权威机构JET检测认证,极电光能研发的809.8cm²大尺寸钙钛矿光伏组件转换效率达到19.9%,这是行业内大尺寸钙钛矿组件效率的最高纪录

 

经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认证,脉络能源研发的钙钛矿室内光伏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在1000lux U30光源照射下达到44.72%,为世界最高值。

 

▌钙钛矿大面积制备基础初显 设备厂商或率先受惠

 

作为第三代光伏电池技术,钙钛矿电池因其材料特性,相比于晶硅与薄膜电池具备较强的理论优势,包括理论效率更高、理论成本更低、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化等。

 

纵览整个钙钛矿电池行业,如今单结钙钛矿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协鑫光电、纤纳光电、极电光能等企业现已完成百兆瓦级试验线投建,并计划启动GW 级产线扩产计划;而钙钛矿叠层电池则多处于研发试验阶段,参与者相对较少。

 

正如上文所述,从理论上而言,钙钛矿电池具备一定成本优势。

 

一方面,钙钛矿光伏产业链较晶硅光伏显著缩短,且钙钛矿原材料丰富,用量少,纯度要求低。另一方面,达到一定技术成熟度后,钙钛矿产线投资约为5亿元/GW,约为晶硅光伏的1/2;能耗约为0.12KWh/W,约为晶硅光伏的1/10

 

进一步而言,钙钛矿光伏产线更有着规模化降本优势。以纤纳光电为例,其20MW产线投资额为5050万元,新建的100MW产线投资额为1.21亿元——在产能规模提升至前者5倍的同时,投资额仅提升至2.4倍

 

目前,钙钛矿正在突破稳定性与大面积制备等问题。多家券商指出,随着下游企业加速布局百兆瓦级中试线、大规模产线招标逐步启动,大面积制备已具备一定基础,部分企业GW级产线已提上日程,设备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A股中已布局钙钛矿产业链的公司有:

 

 
 
关键词:钙钛矿,光伏产业链,产能规模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