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联合磨削集团瑞士斯图特举办2022年度线上新闻发布会
——联合磨削集团瑞士斯图特举办2022年度线上新闻发布会
2022-05-05 来源:网络
摘要
联合磨削集团瑞士斯图特举办2022年度线上新闻发布会
4月27日,联合磨削集团旗下精密万能内 外圆磨床制造商瑞士斯图特举办2022年线上新闻发布会。  
 
斯图特公司管理层合影  
  
受全球疫情影响,尽管经济形势艰难,STUDER采取及时和系统的措施,成功地保护了员工和公司,客户对STUDER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大幅增长。  
  
STUDER首席执行官Jens Bleher表示:“我们的专业知识和市场地位都在增长。2021我们的销售额大幅增长,预计2022年这种增长势头也将保持下去。”  
  
从整体运营情况看,磨床市场发展劲头十足  
 
2021年,STUDER订单大幅增加,其中来自亚洲、欧洲市场的订单非常多,土耳其和意大利的订单数量也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在接近年底时,北美订单也非常强劲。2021年是公司历史上最成功的年份之一。STUDER磨床已经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  
  
STUDER首席销售官Sandro Bottazzo说:“12月的增长非常强劲,事实上,仅11月就已经超过平均水平。所有销售区域的销售额都超过了目标”。  
  
内外圆磨床显示出非常积极的发展态势, 内圆磨床销售额达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只有外圆磨床的生产量低于预期。S33曾是斯图特最畅销的外圆磨床,但随着S31的推出,其迅速超越了前者,销售额屡创新高。  
  
汽车行业的订单虽少于以往年份,但STUDER的主要客户,中型汽车供应商细分市场表现良好。2021年,来自任务车间(Job Shop)的需求非常强大,是最大的细分市场。2022年,斯图特将继续培养和发展这个市场,而机械制造的其他细分市场,例如 模具,预计也将有所恢复。  
  
这一年在客户服务方面也非常成功。尤其是在维修方面,产能利用率达到了创纪录水平。在客户服务学院,STUDER首次以完全在线培训的方式培训了130多名服务技术人员。机器大修领域的服务也在扩大。  
 
 
  
新产品开发看,磨床市场前景广阔  
  
2021年,联合磨削集团在米兰欧洲机床展览会(EMO)上正式推出了CORE.。  
  
STUDER首席技术官Daniel Huber强调:“CORE不仅仅是操作面板,而是一个系统架构,它由CORE.OS、CORE.UX、CORE.HW和CORE.Data四个元素组成。”为了满足工业生产中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和必要的机器连接,CORE团队开发了一个平台,为生产过程的网络化、控制、监控和优化提供了可能。  
  
中国一直是STUDER的重要市场。在中国制造的STUDER KC33机床已经在中国市场上证明了自己,它即将被一款入门级机型取代,并扩展产品组合。本地生产的STUDER机床由联合磨削中国公司开发。两款新机型将于春季在中国上市。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为磨削领域提供发展机遇  
  
迈进低碳时代,新能源汽车迎来发展的高光时刻。其快速发展对于机械制造行业而言,意味着大量多种类型的精密零件加工。而STUDER高品质磨削技术对于CVT变速器(主要用于混合动力型的驱动系统)零件、电动机的转子和传动轴、涡轮增压器的机轴、燃料电池的压缩机轴、氢气发动机的机轴和阀门、电动转向系统的线程驱动器以及优质加工电动机外壳等精密零件的生产,具有高效解决方案。  
 
 
  
针对这些零部件的加工,STUDER于2021年夏天启动了一个新的项目。新型高效磨床将于2022年5月在德国斯图加特的GrindingHub展会上展出。  
  
砥砺前行,乘势而上  
  
回顾过去的一年,新冠疫情期间,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年中STUDER订单和产能利用率受到影响。然而,经过验证的瑞士短期工作模式使STUDER能够保证其员工的职业稳定性,为公司保留了重要的员工专业知识。从2021年年中开始,材料短缺带来了新的难题。但STUDER成功地保证了供应,没有对机床生产产生任何显著影响。  
  
展望未来,尽管面临众多挑战,STUDER仍在计划和实施进一步投资,以加强斯特菲斯堡和贝尔工厂的生产。2022年,在斯特菲斯堡工厂,更多的自动化加工中心将投入运行,用于加工大型立方体部件和主轴生产,同时在贝尔工厂进行投资,以优化生产流程和基础设施。STUDER也将持续推动提高公司自身能源效率的可持续性项目。  
  
STUDER首席财务官Stephan Stoll说:“所有投资都追求提高价值创造过程的效率和灵活性。这种投资意愿也反映了联合磨削集团对瑞士作为商业中心的坚定承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