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中国还处在制造业第三梯队吗?苗圩:“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还需30年”
——中国还处在制造业第三梯队吗?苗圩:“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还需30年”
2021-03-10 来源:网络
摘要
中国还处在制造业第三梯队吗?苗圩:“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还需30年”
中国顶着“世界工厂”的头衔多年,从“大国”到“强国”还有多远?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7日表示: 在制造业四级梯队格局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至少还需30年。  
 
苗圩在当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就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大会发言。他表示,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成就很大,但 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基础能力依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链子”风险明显增多, 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得过早、过快,不仅拖累当期经济增长,影响城镇就业,还将带来产业安全隐患,削弱中国经济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苗圩说,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各方面对制造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全社会对加快发展制造业并未完全形成共识。  
  
为此他认为,必须深刻吸取历史教训,进一步强调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保护中国完整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保护好几十年来攒下的家底。  
  
当天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来自制造业领域的全国政协常委、哈电集团董事长斯泽夫表示,中国已经实现从落后的追赶者到并跑者的转变。对于制造业仍存在的问题,斯泽夫坦陈,主要是三点软实力“不如人”: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产品质量和品牌、管理水平和效益,特别是盈利能力。  
  
“中国的‘十四五’已经开始了,我认为中国的制造业一定能够抓住这个机会,迅速补上自己短板。”斯泽夫说。  
  
网友怎么看:  
  
苗圩部长的观点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一些争议,网友们对此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些网友表示认同,有些网友则表达了相反的意见,让我们看看网友怎么说。  
  
正方观点  
  
“作为一个自动化领域的人,我所接触到的制造业,从核电到水泥厂,从汽车制造到私人塑料加工厂,从卷烟厂到自来水公司,看到的是国外的‘设备’(包括合资企业产品,设计、技术、标准来自外资)在整条生产线中的占比不小。”  
  
“从人类整体工业的技术水平来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人家美、欧、日都是两百年的现代化历程,要是被我们这种底子在60-70年(49年算起)追上,那也太丢发达国家的脸了。另外一方面,就过往几十年(特别是近20年)的经验来说,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实力去完成在技术水平的追赶。诸君继续努力!”  
  
“中国强大的是‘终产品’的制造业,可外国强的是制造业的制造业——从技术、标准,到设计、检测、高级 工具,到核心设备与部件。举个例子,PLC(可编程逻辑 控制器)、PC(个人计算机)和单片机(你家电视的遥控器都有)——几乎任何现代制造都离不开这三种控制中枢,如果外国不卖给你甚至不再允许你用技术、架构等知识产权许可,很多工厂马上停产,电梯停运。”  
  
反方观点  
  
“不一定都得是高端产业才叫制造强国吧。比如去年的口罩机、呼吸机等医疗工业用品,这么短时间就可以供应全世界,难道算不上强吗?拿英国来说,拿得出手的几样跟中国比较并不优秀到哪里吧,起码英国建造的核电还是中国中标的(作者注: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由中国广核集团牵头的中方联合体与法电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其它如航天、造船、铁路、新能源包括风电、水电、太阳能,这些英国哪一样出色啊?”  
  
“能不能这样,工信部专门做一个报告,把所有的工业门类细化,每一个子类列出世界进的国家,再列出中国与这个国家在这个门类中的差距,根据这个报告每年更新,看每一个子类里差距是缩小还是扩大了,别每次开会了就说我们还要30年。”  
  
“没有哪个国家的工业各个行业部门技术都排在世界前列。即使美国也做不到,比如5G。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又是工业部门门类全的国家,想要在每个方面都不卡脖子,都排在前列,那是做不到的。中国地区差别也很大,有些地区技术水平比较高,另外一个一些地区还处在低端产业为主的阶段,不能一概而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