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创高炉大修史的四个“第一”
2023-12-11 来源:中钢网
摘要
小编引言:据设备工程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大修创造了高炉大修史的四个“第一”。

自11月12日9时09分鞍山钢铁炼铁总厂10号高炉大修一次送风成功并于13日2时25分顺利出铁以来,高炉铁水温度稳定在1510℃以上,日产量稳定在7000吨以上,累计超计划生产铁水31848吨,铁水合格率、一级品率均达到预期目标,实现了快速达产达效目标,创造了鞍钢高炉大修“新速度”。

  

据设备工程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大修创造了高炉大修史的四个“第一”,即:

  

全国第一个采用炉缸国产碳砖全干砌新工艺,砌筑标准高,热阻小,有利于高炉长寿,且相比使用进口碳砖节省投资近1000万元;

  

行业内第一个采取炉口布料溜槽大门在线机械加工新方案,消除了密合面变形量,平面度公差小于0.5mm,光洁度达到Ra6.3,确保大门密封可靠;

  

鞍钢第一次实施炉缸清理工序分层作业,上部施工炉口保护棚及安装环轨,下部拆除碳砖清理炉缸,有效缩短工期2天;

  

第一次出铁小于17个小时,创造了鞍钢高炉大修后达产最快纪录。

  

据了解,本次大修工程按照“安全长寿,稳定顺行,指标优化”要求,坚持逢修必改原则,将液压冲渣转鼓改为电动转鼓、高炉炉顶水冷齿轮箱升级为2.5PC、矿槽筛改造为环保筛,消除多项制约生产的设备缺陷及多项重大安全隐患,为高炉稳定顺行、高效长寿创造必要条件。大修前,设备工程部和炼铁总厂充分汲取国内高炉大修经验教训,打破常规,创新思维,反复推演,科学论证,优化方案,将施工网络节点由38个优化为22个。施工过程中,克服场地狭小、多单位同时施工、多层立体交叉作业等诸多不利因素,在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双受控的前提下,科学组织,动态调整作业顺序,有效利用作业工序间隙,大幅压缩施工时间,为高炉提前投产创造了条件。针对此次大修时间紧,特别是跨越中秋、国庆节两大节日等施工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实际困难,设备工程部、炼铁总厂主要领导和高炉大修工程指挥部全体同志坚持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及时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全体参战人员同心协力,以“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为目标,严格按照施工网络计划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各工序、各专业、各节点有序衔接,确保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关键词:钢材,钢铁,钢厂,原料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