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丝绸之路”只是一段书本上的历史记忆,十年后这条路成为了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建经济,共享发展的阳关之路。十年来,无数人的生活与命运,因“一带一路”而改变。
经济学家徐洪才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大型先进装备走出国门,让世界看到中国制造业技术的发展水平,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品牌影响力。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the third Belt and Roa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此前,我国一般制造业领域已实现全面开放,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全面清零且汽车行业自2022年起全部取消对外资准入的限制。
“据《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可知,涉及制造业的负面清单仅有两项,分别是“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和“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
而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意味着上述两项特别管理措施也将取消。这是在全国制造业已基本开放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清零的基础上,又推进了一步。
这一小步可谓之中国制造业的一大步。
在外界看来,18日全面开放制造业外资准入的表态,释放出了中国经济与中国制造转型的关键信号,这一举措不仅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也向世界表达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
第一,制造业可谓是中国经济的“脊梁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都还要依靠制造业;
第二,中国再一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以中国制造业全面取消外资准入限制为开端;
第三,实体经济依然牵扯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在制造业的发展道路上一直有着深厚的基础与有力的支撑,而接下来这个跨越的过程,虽艰难但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中国想要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就要积极参与经济的全球化,而全面开放就是划时代的第一步。
那么在全球价值链重塑的时期,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应该如何持续突破?
当务之急,所有的制造业都应该把科技创新当成首要任务。特别是在当前的数字经济之下,不仅要提升传统制造业创新,也要加大机器人、新材料、新工艺等新兴行业设备投入。
其次,在科技创新整体政策下,人才成关键。中国制造业不仅要有自己的人才,也要吸引大量国外人才。
最后,要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还需要通过营造全球的最佳营商环境,把全生产要素(资本、人才、技术、土地、信息)进行匹配,以达到降本增效。
在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信息技术是关键的驱动力。通过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企业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数据的高效处理和智能决策。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方向和渠道。
那么放眼全局政策,落到中小制造企业上该如何做?
数字化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以下是一些中小企业推进数字化的建议:
1. 制定数字化战略
制定明确的数字化战略,明确数字化的目标和方向。这包括确定数字化的重点领域、目标用户、预期效益等,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导。
2. 评估现有技术和资源
评估自身现有的技术和资源,了解自己的数字化能力和短板。这有助于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并为数字化转型做好准备。
3、寻求专业支持
寻求专业的技术供应商、咨询公司等合作伙伴的支持。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和培训。
4. 培养内部人才
培养内部的数字化人才,包括技术人员、数据分析师和数字营销专家等,提升数字化转型的能力。
5. 选择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和平台
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数字化工具和平台,例如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等。这些工具和平台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客户体验。
6. 逐步推进
采取渐进式的方式推进数字化,先从一些重要的业务领域开始,逐步扩大范围。这样可以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
7.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
利用数字化所带来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通过分析数据,企业可以了解客户需求、市场趋势等,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一个小型制造企业想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包括建立SAAS软件平台、优化供应链管理等,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和时间。虽然艰难,但依然是发展中的必经之路。
然而,如果该企业选择与钢易科技合作,可以利用现有的平台和资源,更快地实现数字化转型,并且能够借助平台的流量和用户群体来增加销售额。
因此,中小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与其他企业或合作伙伴合作是更加明智和有效的选择,可以共同分享资源、分担风险,并且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钢易科技为进一步普及数字化带来的业务成长优势,通过关键环节单点式应用辅助企业的日常“销售、生产、人才与管理”环节,助力企业迈入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