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引言:9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主题是“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在发布会上,有记者向工信部提问:为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工业领域“双碳”目标如期达成,工信部在产融合作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翁啟文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工信部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开展产融合作工作,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工业绿色发展。”
回看今年6月份,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经国务院国资委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情况的全面评估,国投集团、华润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国建材和中国宝武五家央企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而在4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和保障改善民生;决定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确定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措施,引导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
可以看出目前摆在钢企面前的主要问题就是钱,那么对于我国钢铁行业而言,进行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存在的资金缺口有多大?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在钢铁行业,从2020年到2060年,钢铁行业在炼钢工艺优化领域面临的资金缺口约为3-4万亿元,占整个钢铁行业绿色融资缺口的一半。”出自奥纬咨询与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发布的《应对中国气候挑战:为转型提供融资,实现净零未来》报告。
目前钢铁企业为应对“双碳”压力,基本所有资金投入都来源于自身,面对高风险、大投资、短期不明显影响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背负更大的压力,从原料采购到成品装箱,每个关节精打细算。在金融资本还未完全融入钢铁行业之前,各个钢铁企业依然只能按部就班的去执行、落实政府下达的各项环保任务。
宝武已转为资本投资公司,可以想象在那些在宝武旗下的钢铁企业会得到更多资金用于技术研发、设备升级、人员升级等,钢铁企业的改革目前看来无疑是通过市场调控和政府手段把一众中小企业踢出局。
未来几年中国钢铁行业必然成为“三分天下”。一是以宝武作为代表的国有巨无霸,二是以沙钢、福建系为主的大型民营钢集团,第三则是在不断在关停中挣扎的中小型钢铁企业。我们这里重点要还是要关注第三类企业,他们本身抗风险能力差,资金链脆弱,如果在没有资本注入的情况下要么被收购,要么面临破产。
各有关单位:
近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在氢能方面,指出将制定氢冶金行动方案,加快推进低碳冶炼技术研发应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金属学会、《炼铁交流》杂志、中国炼铁网将于10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2022年第五期全国炼铁装备工艺技术协同发展论坛”,会议主题:技术革新、双碳发展、智慧制造、提质增效,共同交流探讨装备工艺技术协同发展、碳达峰、碳减排和低碳炼铁,为实现高质高效炼铁提供有力保障。
2022年7月6日,全国钢铁冶金绿色低碳三期试验及应用项目——八钢富氢碳循环高炉共享试验平台开炉点火。预期目标: 实现全氧冶炼、脱碳煤气加热自循环喷吹等关键减碳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打通高炉低碳冶金的工艺全流程,实现减碳 30%以上的目标。此时此地召开第五期全国炼铁装备工艺协同发展论坛意义非凡,参会代表必将有丰硕收获,不虚新疆之行。
八钢作为国有重点企业,在国家战略任务中,以科技创新打通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路径,率先开展钢铁工业前瞻性、颠覆性、突破性创新技术研究。2015年投产的国内第一座非高炉熔融还原炼铁炉—欧冶炉,现已具备年产120万t铁的能力。2020年,消纳工业固废和社会危废29700t,铁水成本同比高炉降低95元/t 铁水。
为适应现代化高炉操作和管理理念,炼铁系统不断引进、消化、制造、改造先进装备、先进工艺技术。本期论坛将就行业内普遍关注热点、重点、疑点问题以及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展开学习交流,集中探讨交流设备服务工艺、工艺促进设备以及设备操作、维护、管理模式等实际问题。
热忱邀约全国各钢铁公司、非高炉炼铁单位装备工艺技术领域相关领导和工作者、专家学者、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高等院校、装备制造企业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
关键词:钣金拼接,加工服务平台,今日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