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金九银十”旺季来临 钢企利润持续改善
——“金九银十”旺季来临 钢企利润持续改善
2022-09-30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摘要
“金九银十”旺季来临 钢企利润持续改善

小編引言:随着“金九银十”旺季到来,钢铁社会库存加速出清,钢铁产销量持续恢复。此外,近期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出现下降,钢企生产成本有所下降,产量有所增加。

 

产量增加

 

我的钢铁网数据显示,目前全国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达到81.99%,开工率维持攀升态势。盈利钢厂比率达到52.38%,继续增加。

 

据找钢网数据,9月14日,河北高炉开工率达到81.97%,唐山高炉开工率达到80.47%,邯郸高炉开工率达到75.41%,开工率整体处于高位。

 

业内人士表示,钢厂利润改善,钢材供给保持回升态势。

 

近期,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有所提升。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日产粗钢199.79万吨,环比上升0.11%,同比下降4.85%;日产生铁185.82万吨,环比上升0.15%,同比下降0.16%;日产钢材196.23万吨,环比下降0.55%,同比下降4.2%。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出现下降,随着成本的下降,相关钢铁企业增产意愿强烈。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数据,8月末,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为368.80点,环比下降43.33点,降幅为10.51%,较上月扩大3.9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88.51点,降幅为33.82%。

 

库存下降

 

国泰君安研报显示,钢铁行业已进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钢材需求有望持续回暖。总库存已连续11周环比下降。后期钢材需求增长的弹性仍有赖于地产、基建等领域的改善情况。

 

东吴证券表示,钢铁行业库存去化速度加快,短期成交量增加明显。

 

中钢协数据显示,9月上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880万吨,环比减少39万吨,环比下降4.2%,库存继续下降。

 

分地区看,华南地区库存环比减少20万吨,环比下降9.2%;华东地区减少16万吨,下降6.3%;华北地区减少11万吨,下降10.7%;东北地区减少5万吨,下降8.3%;华中地区减少5万吨,下降5.3%;西北地区减少2万吨,下降3.6%。

 

分品种看,9月上旬,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环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螺纹钢库存为367万吨,环比减少20万吨,下降5.2%。热轧板卷库存为170万吨,环比减少11万吨,下降6.1%。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9、10月份国内钢材市场需求和价格将呈现震荡反弹的局面,库存有望加速出清。

 

业绩改善

 

随着需求增加,吨钢利润有所反弹。国泰君安监测数据显示,目前螺纹钢生产利润增至290元/吨。在此之前,部分中小型钢企吨钢利润出现亏损,面临停产的局面。

 

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45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228万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233万亿元略有下降;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85.97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815.64亿元下降52.68%。业绩下滑的钢铁企业普遍表示,2022年上半年,受限产及疫情等因素影响,粗钢产量同比下降,钢材市场需求低于预期。同时,钢材价格由升转降,而原材料成本维持高位,导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效益下滑。

 

分季度看,在上述45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中,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的公司有21家。河钢股份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719.94亿元,同比下降4.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9.74亿元,同比下降35.98%。公司称,二季度以来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运行,给公司经营带来明显压力,但公司加强与供应商沟通和战略合作,稳定了原材料资源采购渠道,进一步降低了采购成本。

 

多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近期表示,未来将多举措提升盈利能力。西宁特钢在9月13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将发挥自身产品及地域优势,积极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持续对标挖潜,降低制造成本,增强公司竞争力。同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关键词:螺纹量规,金属加工,钢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