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杭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2024-04-15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
摘要
小编引言:关于印发杭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市)经信局(发改经济局),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经发局:

 

  根据杭州市“十三五”规划体系安排,市经信委组织编制了《杭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6年9月30日

 

杭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新能源汽车是杭州市“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核心基础产业,也是《中国制造2025》明确的重点突破领域,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到了爆发式增长的前夜。杭州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产业有基础、市场有需求、企业有愿望。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杭州市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也是杭州市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

 

本规划根据《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的通知》(国发〔2012〕22 号)、《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财建〔2015〕134号)、《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号),以及《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2〕90号)、《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有关文件和规划编制。

 

规划范围为杭州市九区四县(市),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杭州市汽车产业“以发展整车为突破口,加快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决策为指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业规模加快形成。“十二五”期间,杭州市汽车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年产整车达到40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679.5亿元,销售产值663.27亿元。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杭州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蓝海和生力军,2015年全市共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6家、零部件生产企业30余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到2万辆,产值近百亿元,约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规模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和充电设施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基本形成,构建了以整车为龙头、以零部件为支撑、内资外资共兴、产品多样互补、产业整体发展的新型产业发展生态。“十二五”期间,杭州市汽车产业实现由分散发展向集聚发展转变、由单一的零部件及商用车生产向乘用车与商用车相结合转变、由生产制造向全产业链建设转变。

 

2.整车制造能力提升。目前,杭州市已形成了以长江汽车、东风裕隆、众泰益维、万向集团、广汽吉奥、西湖比亚迪、吉利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队伍,投入巨资开展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和品牌塑造。众泰益维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2015年累计生产销售纯电动乘用车1万余辆。西湖比亚迪一期已具备年产3000辆纯电动客车的产能,已成为比亚迪纯电动客车的主要出口基地,二期专用车项目计划于2016年下半年正式投产。长江汽车年产2万辆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和长江乘用车一期年产8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已于2015年7月建成,其中新能源客车项目已经投产,2016年5月26日,长江汽车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万向集团与上汽合资生产的纯电动客车已小批量投放市场,并于2016年1月15日获得新能源客车生产资质。

 

3.关键零部件产业优势明显。杭州市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门类齐全、配套能力突出的产业集群,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众多企业的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水平,2015年全市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达200多亿元。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零部件先发优势明显,万向集团从1999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产品性能、质量在全国领先。万马新能源充电桩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布点,成为全国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天丰电源拥有20多年锂电制造经验,在汽车三元动力电池领域具有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亚太机电自主研发的“智能汽车+车联网+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为全国首创。

 

4.推广应用卓有成效。截至2015年,杭州市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2131辆,其中,纯电动公交车1465辆、出租车360辆、康迪租赁纯电动汽车16707辆、私人购买及其他车辆3599辆,推广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列全国试点城市第三位,占全省推广总量的90%,为全省新能源汽车超额完成任务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杭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模式引领全国,在与比亚迪战略合作过程中创新商业模式,以“西湖电子融资购置、公交集团租赁运营”的第三方融资租赁模式,加快推动纯电动公交车推广应用速度,降低推广成本,目前已完成1500辆的应用。康迪电动的分时租赁模式成为杭州市第二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主力军,占杭州市推广总量的80%,并已在全国17个城市得到复制。杭州电动汽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创新推广领先的“知豆SHARE NGO”电动汽车共享模式。2015年11月,总投资12亿元的富士康浙誉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项目落户大江东,将新能源汽车共享服务进一步推向深入。

 

5.配套设施逐步完备。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初步成网,依托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的技术优势,发挥万马新能源等一批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大力推进充电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共建成公交车充换电站15座、充电桩逾1500个;出租车充换电站92座、充电桩777个;分时租赁立体停车库30座,平面站点100座,公用充电桩1000余个,主城区初步实现5公里服务半径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网络化体系。万马股份布局建设的充电网点能提供网络查找、预约充电、导航充电等服务,正在积极探索“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实现电动汽车充电、使用的智能化。省电力公司承担的纯电动汽车动力智慧服务网络建设列入杭州智慧城市示范试点项目。

 

6.政策环境趋于优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与应用领导小组,建立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旬报制度,有效推动了难点问题的解决。市建委、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规划局、市质监局、市国土局、市发改委、市物价局等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主动有为,落实有力,在财政补助、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充换电价格、方便购置和出行等方面均出台了相关的文件,特别是取消了对新能源汽车的限购和限行。与推广初期相比,杭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合力推进的氛围基本形成。

 

(二)发展形势

 

1.政策利好不断释放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创造良好宏观环境。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努力创造产业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将新能源汽车列为当前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财建〔2015〕134号)、《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号)等规划和文件,通过实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加快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加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等主要措施,制定相关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落实和完善财税等扶持政策,优化配套环境,创新商业模式,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

 

2. 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当前,新能源汽车在整车设计集成、动力电池系统、驱动电机系统、整车电控系统、电源及充电系统等关键产业技术方面不断提升,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实现技术和规模双重突破,先进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系统等关键领域自主化、规模化取得显著成效,部分企业批量进入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供应体系。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社交网络为特征的第三代信息技术架构蓬勃发展,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泛在化、信息处理的集中化和大数据化、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等日益活跃,开启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时代。

 

3. 杭州市将新能源汽车纳入“十三五”时期核心基础产业。“十三五”时期,杭州市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成美丽中国的样本,朝着建设世界名城目标大步迈进。近年来,杭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是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是杭州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举措,更是将汽车产业与信息经济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后,杭州市将通过进一步制定新能源汽车政策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汽车制造与服务体系。

 

4. 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国际上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内各城市也看准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城市间竞争愈发激烈。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合肥等城市依靠先发的汽车工业基础,制定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频频出台产业发展与推广应用的扶持政策。先进城市已经具备一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技术体系日渐成熟,新车型上市速度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关键零部件与配套企业参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在推广应用方面,先进城市的充电网络设施覆盖范围广,商业运营模式不断创新,市场化程度较高。杭州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要实现领跑地位,必须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整车产业化、推广应用等方面具有大的突破。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行动指南,把握G20峰会、亚运会等一系列国际重要会议、赛事机遇,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爆发式增长临界点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示范促应用,以应用拓市场,以市场促发展”,围绕补强短板、做强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三大任务,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加快核心技术创新,引进培育一批优秀人才,壮大一批企业,狠抓一批项目,扎实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推广应用方式,创建“互联网+”智能汽车新模式,把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成为支撑我市未来经济发展的大产业,确保杭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应用继续领跑全省,走在全国前列。

 

(二)发展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扶持相结合。把握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由企业自主选择自身发展路径,同时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产业加快发展。

 

坚持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相结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占领新能源汽车技术高地。

 

坚持推广应用和设施配套相结合。进一步推进公交、出租、公务及城际客车的营运示范,加快落实配套政策引导新能源汽车进入私人消费市场,全面推进充电站、桩建设,加快形成充换电设施网络化布局,加快构建以车联网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信息化服务体系。

 

坚持整车发展与零部件生产相结合。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发挥新能源客车产业优势,加快补强新能源乘用车短板,以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为重点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全产业链。

 

坚持产业集聚与项目带动相结合。全力打造大江东、余杭、萧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小镇,依托骨干企业,实施一批创新力强、带动力大、特色鲜明的重大项目,推动产业整体发展。

 

(三)发展目标

 

至2020年,打造具有杭州优势的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推广应用、配套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建成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具体目标如下。

 

产业规模再上台阶。到2020年,形成年产1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年产值达600亿元,“十三五”累计产量达到50万辆,培育8家以上年销售达到10亿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2-3家年销售50亿元以上新能源汽车企业,1-2家年销售超百亿元新能源汽车企业。

 

技术创新取得突破。建立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孵化器,建立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中心1家,建立新能源汽车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10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超过3%,力争突破动力电池续航能力偏低及燃料电池成本过高等技术瓶颈,研发出2-3款受市场追捧的新能源乘用车。

 

基地建设基本成型。形成以大江东汽车产业园区为主体,余杭片区、萧山片区为重要平台的“一体两翼”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小镇,建成云栖小镇5G车联网智能交通示范应用基地。

 

充电设施基本成网。力争到2020年,全市充电站(桩)等配套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十三五”期间建设充换电站300座以上,充电桩超过4万个,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推广应用取得实效。力争到2020年,形成覆盖全市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格局,“十三五”期间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6万辆以上,私家车购买比例大幅提升,公务、公交、出租车、环卫、物流、商业租赁等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再度提升,各县、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重点领域

 

  1. 整车制造
  2.  

突破整车设计、动力总成、整车匹配等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和优化新能源汽车整车开发流程,加快研究新能源汽车整车检测、诊断、试验技术、整车生产工装工艺技术和产业化水平。

 

乘用车领域。重点发展可应用于城市家庭用车、出租车和公务车领域的纯电动乘用车。鼓励发展主要用于通勤出行或景区、社区代步的纯电动汽车。着力在提升整车耐久性、续驶里程等领域取得突破。按照高端化、安全性、品牌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加强整车集成技术、车身轻量化设计、车辆智能化等方面提升创新。

 

客车领域。以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为导向,大力发展新一代高性能、大运量纯电动公交车,面向中小城市与城郊线路应用市场,发展适应县市运营的中型新能源公交车。积极引进全球先进工艺、制造技术、车辆造型设计等技术,实现我市新能源客车产品的转型升级。

 

专用车领域。加快提升杭州市在新能源专用车型细分领域的竞争力,以城区、景区、港区、环卫、物流、电力等应用市场为重点,开发纯电动市政工程车、通勤车、环卫车、物流车等新能源专用车。

 

2. 关键零部件

 

支持重点零部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三大关键领域的自主研发、制造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领先优势。

 

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以锂电池为重点,大力推进新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重点开展动力电池以及电池集成系统安全性、可靠性、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研究和标准化、轻量化设计。重点突破高性能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材料、电解质材料等关键技术。采用先进制造工艺,推进电池零配件和系统组合件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提高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水平。

 

电机及驱动系统。重点突破并掌握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高性能绝缘材料、高性能永磁材料、车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模块等关键技术,推进电动汽车专用机电耦合装置、减速器、电驱动桥等本地化和规模化生产。加快开发能有效提升电机及传动系统效率的动力合成装置及控制系统。

 

整车电控系统总成。结合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开发,重点发展高性能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动力总成控制器等电控技术,加快推进车载信息系统、远程控制系统、信息终端系统、车用传感器和执行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

 

3. 充换电基础设施技术与设备

 

重点突破电池组检测维护与预警技术、电池组快速更换系统集成、智能充电系统、快速充电、无线充电等技术,鼓励研发充电设施接网、计量计费、监控等技术。重点发展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便携式充电设备、大功率快速充电设备、电池快换设备、充电安全配套设备等,加快实现设备成套供应能力。加快推进与智能电网相融合的能量转换、充电、电池组检测维护技术与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1.构建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以生产制造企业为主体,依托全省新能源汽车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努力突破并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备等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创造高品质、高水准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积极支持万向、吉利、康迪、西湖电子、万马、天丰、三花等7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鼓励建立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新能源汽车重点实验室、公共试验基地、产品检验检测及认证中心,加速推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产业化。引导和鼓励杭州市有实力的汽车企业及相关机构“走出去”,通过国际合作、并购、参股国外先进企业以及设立境外研发机构等方式,获取并掌握一批核心技术。

 

2. 推进核心技术研发攻关

 

以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为目标,突破并掌握一批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建立和优化新能源汽车整车开发流程,重点突破整车设计和优化、整车控制、整车轻量化、整车安全、整车智能化等关键技术,推进新一代轻型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及产业化。重点突破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及系统集成等技术瓶颈,力争在材料、结构及工艺上取得进展。鼓励开展电机、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等关键产品和机电耦合、能量回收、轻量化等关键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的研发。

 

(二)推进生产制造智能化

 

着眼于提高产品、设计、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加快“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集成应用,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大力普及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环节,实施智能化设计开发、数字建模、工艺仿真等信息系统,重点推广应用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增材制造等智能化技术和装备,通过信息管理集成与互联,实现生产制造全过程智慧发展。鼓励搭建基于大数据分析、智能化软件等技术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和基础设施企业提供在线监测、故障诊断、云制造、系统维护等智能化服务。

 

(三)发展“互联网+”智能汽车

 

1.加快互联网技术与新能源汽车融合发展

 

顺应国际国内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和网联化的发展趋势,加快汽车产业与信息、电子、互联网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开展智能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重点突破多源信息融合技术、车辆协同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环境感知技术、智能车载终端技术、自动驾驶技术、自动泊车技术、自适应巡航技术等核心技术,推进汽车安全运营管理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车载电子系统、汽车传感系统等系统集成与开发,实现车辆运营管理系统无故障运行。鼓励搭建电子电器、软件、测试评价、标准法规等标准化服务平台,促进智能汽车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和产业化。

 

2. 加强智慧交通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

 

推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车联网发展模式创新,积极开展5G车联网项目试点工作,加快推进以云栖小镇为核心的车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开展基于LTE-M的地下停车场精准定位与智能导航场景试验、通勤互联网租车场景试验,有效推动宽带移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设施建设,打造新一代智能交通大数据体系。以5G车联网试点为契机,重点支持阿里云、滴滴打车、海康卫视、中控集团、数源科技等企业,通过车联网技术与新能源汽车协同设计,研制、开发基于YunOS智能车载终端的V2X应用示范系统,实现智能交通技术与新能源汽车的V2X数据交互及应用示范。

 

(四)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1.加强公共领域示范推广

 

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行动,加快制定推进产业发展与推广应用方案。以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为牵引,大力实施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杭州市域范围内更新或新增的公交车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鼓励出租、3A级以上景区、机场通勤、环卫系统、物流、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新能源汽车。鼓励和引导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社会团体、非公企业和个人采购新能源市政公用工程专用车、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加大新能源汽车在G20峰会通勤用车的保障力度,加快推进西湖景区、峰会场馆、酒店周边等G20峰会重点服务保障区域的公交车全部实现纯电动化。

 

2. 创新商业运营模式

 

以整车分时租赁业务为重点,支持民营资本开展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加快康迪微公交升级换代,推动车厘子、富士康、时空电动、杭州电动汽车实业等新能源汽车租赁项目持续有序发展。鼓励组建电动汽车电池租赁服务公司,为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使用新能源汽车提供电池快速更换和保养维修服务。继续实施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智能电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商业运营模式创新中的应用,推进运营管理平台智能化建设,加强车辆运营的智能化管理。

 

(五)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发挥杭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电子、纺织等行业的优势,加快打造杭州市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车身设计、智能电子产品、车用高档面料等产业。加快比亚迪、万向、长江、吉利新能源汽车等整车发展,支持万向、天丰、时空、南都电源动力电池研发和生产,推进万马、西湖电子充电桩生产和安装使用,扶持亚太轮毂电机、铁城科技充电机等新产品研发和应用。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服务业,推进汽车研发设计、生产性物流、销售和售后服务、检测维修、二手车交易、租赁、保险、消费信贷、停车服务等服务业,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开拓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租赁维修、报废拆解回收服务新领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六)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

 

1.加快建设充(换)电设施

 

严格执行国家充电设施规范,完善充电设施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基于实现兼容共享的充电设施建设标准技术规范。坚持“政府引导、标准统一、市场运作、财政扶持”、“自用为主、公用为辅,快慢结合、分类落实”、“科学发展、满足当前、适度超前、稳步推进”三大原则,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纳入杭州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的网络布局,制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加强沿公交站(点)、城际高速、国省交通干线、重要交通节点、大型停车场、公共单位和居民小区等区域电动汽车标准化智能充(换)电站、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将新能源汽车公交充电站建设向萧山、余杭、富阳以及其它区、县(市)延伸,加快形成主城区5公里、近远郊10公里充电圈。协调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应用,优化配置,合理布局,着力提高充(换)电设施的利用效率。

 

2. 加强基础设施运营管理

 

建立全市统一的充电基础设施公共信息智能服务平台,探索开发充电桩设施APP服务软件系统,为全市乃至全国提供所有电动车型和充电设施状态查询、服务维修、充电预约、在线支付等服务。强化充电桩安全性能监测,加快制定充电桩安全应急预案措施。积极做好杭州市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试销价格试行工作,研究制定分类、分时段充电定价管理机制。优化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准入政策,加强充电设施企业与新能源整车、营运公司、国家电网的合作,推广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众筹、合作分成等商业运营模式。

 

关键词:新能源,政策解读,行业动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